據路透社3月10日報道,華為英國分公司董事會兩名英國籍成員在俄烏沖突后辭職,據報原因與華為拒絕譴責俄羅斯攻打烏克蘭有關。
知情人士透露,這兩名董事會成員卡恩(Andrew Cahn)和奧利薩(Ken Olisa)曾敦促華為譴責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在華為拒絕后,兩人表示難以繼續擔任華為英國分公司董事。
華為英國公司董事會之前有另外兩名英國籍成員布朗(John Browne)和雷克(Mike Rake),其中布朗擔任董事會主席,雷克則是非執行董事,但在兩人先后辭職后,董事會英國籍成員只剩下卡恩和奧利薩。
當被英國媒體BBC 問及華為是否繼續俄羅斯當地的業務時,該公司則表示不于置評。
堅持在俄羅斯銷售:華為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本周二,美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在接受紐約時報的采訪時稱,若無視美對俄的制裁而向俄羅斯提供芯片和先進技術,拜登政府可以“從根本上關閉”中芯國際或其他中國公司。
在英特爾、高通、蘋果、谷歌、戴爾、英偉達、甲骨文等美國科技企業先后不顧合約選擇斷供俄羅斯之后,臺積電、三星、愛立信、諾基亞等來自其他國家的科技企業也緊隨其后宣布斷供,一時之間可謂一片風雨飄搖之勢。
華為俄羅斯官網
但在如此緊張的局面之下卻有一家企業選擇用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那就是華為。點擊打開華為在俄官網可以看到,所有的華為產品依然處于銷售狀態,同時和愛立信、諾基亞等其他通訊巨頭不同,華為也拒絕停止5G設備的建設和銷售。
如今看來,繼英特爾、臺積電、戴爾、谷歌、愛立信、諾基亞、蘋果等一大批國際巨頭都停止向俄供貨之后,俄羅斯智能手機市場就只剩下我國智能手機廠商了。但是像小米、oppo和vivo等國產手機廠商也有可能受到限制,畢竟,這些手機廠商使用的處理器和系統分別是高通、谷歌提供的。
而華為就不一樣了,因為早在2019年老美制裁華為之時,華為就認清了現實,并開始了一系列的“備胎計劃”。在操作系統方面,華為先后發布了鴻蒙和歐拉系統,使國產系統打破了ISO和安卓的壟斷。在芯片方面,國產芯片企業也取得了突破,像富滿微宣布5G射頻芯片已經開始批量生產就是最好的證明。
另外,華為旗下哈勃也正式進軍私募行業,重點投資國產半導體芯片領域,涉及芯片設計、EDA、封裝、測試、材料和設備等各環節。
更重要的是,華為的5G技術領先全球,無論是在5G專利數量上,還是5G解決方案,華為都可以很好地為俄羅斯運營商提供更好地服務,且不會斷供。也正是因為如此,外媒才紛紛表示,“在智能手機和通信設備商的選擇上,俄羅斯似乎只剩華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