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臺要求:
1、投標人在投標文件中根據本項目需求提出完整的解決方案,系統的整體框架、功能組成、信息編碼規范和各功能模塊的實現方法以及主要業務流程的設計框架。系統開發應詳細列出采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無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應具體說明能達到的技術指標。方案應完整詳細地列出系統開發任務清單,包括服務內容、所費的時間、投入的人力、需要用戶提供的支持與配合等。方案應響應用戶提出的各項技術與業務需求,不支持某項要求,應明示并解釋偏差理由。
2、投標人根據對軟件開發系統的理解,在技術文件中明確需求分析的結果和系統的整體結構,并對技術方案中的重點技術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3、為滿足市局基礎支隊業務要求,投標人應在方案中詳細描述本項目中智慧安全小區平臺與市級智慧安防小區平臺的數據對接方案,要求方案具備可實施性不增加額外成本。要求前端設備建設符合《濟南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技術規范》的建設標準,進行人臉、車輛等靜態和動態數據的信息采集,并按照《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實戰業務應用系統技術規范》實現業務數據的推送。同時,智慧社區業務應用平臺接入的視頻資源,滿足GB/T28181 的級聯標準,并將視頻推送至市局的公安網“智瞳”平臺。需要投標人在投標文件中提供《與市局智慧安防小區數據對接承諾書》。
二、軟件需求:
智慧安防小區平臺:電動車安全管理/智慧安防/一標多實管理/門禁通行/通行記錄/消防告警/重點人管理/特殊人群監管/可疑車輛監管/警務記事本/智防設備/社區防疫/消防管控/治安區域管理/經濟類犯罪防控/群租房管理。
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社區黨建/民意直通/線上“楓橋”/未成年人法律心理服務/政務服務/社區醫療/居家康養/社區服務/網格化管理/綜合治理/綜合治理。
社區綜合分析平臺:社區數據生態培育/事件中心/生態積分。
社區基礎功能平臺:平臺基礎服務/第三方對接/設備應用支撐。
智慧社區移動端:居民用戶/管理人員用戶/群眾便民碼。
應用支撐平臺建設:物聯網 IOT平臺/數據共享交換平臺。
三、建設需求:
本次項目建設范圍涵蓋整個市中區全部行政區域規劃,包括 17 個街道辦事處。其中主要設備包括:車輛抓拍一體機道閘設備 100 套;新建出入口室外人證門禁一體機設備 168 套;新建人臉車輛識別全結構化相 1342 套;新建電動自行車防盜設備 1100 套;新建電動自行車充電樁 330 套,新建前端 LED 大屏設備 12 套。
中標供應商:中電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標金額:4868.5520萬元